2025-06-09 15:39:31

【卒中-居家康复系列科普】手部常用辅具介绍

注意事项:

1、遵守“循序渐进”的原则,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穿戴时间。(训练的分指板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,取下后注意观察手指挤压处有无压痕。)

2、应保持分指板 各部位的清洁,定期用洁净软布轻擦。

3. 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物质的室内,不得受重压或碰撞。

气动手套

手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器官,接受大量神经肌肉的支配,能够完成很多复杂精细的动作。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是获得功能性独立生活方式所必需的。目前针对手功能障碍通常采取综合康复治疗,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手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手部辅助器具的应用,经临床证明可以取得一定疗效,帮助患者手功能康复。现就气动手套做简单介绍。

气动手套主要由气缸驱动设备、人工橡胶手套、连接系统等组成。

气动手套通过仿生气动人工肌肉驱使手指活动,能够有效改善手指痉挛、麻痹、瘫痪等症状。与此同时,可调节、改善关节活动度,增加患者手肌力,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手功能训练装置。

脑机接口技术

所谓脑机接口(brain computer interface,BCI),就是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一条直接传输大脑指令的通道,它能将大脑的运动意识转换为运动障碍肢体的移动控制指令。

正常情况下,脊髓模块通过激活作为个体单位的肌肉组(肌肉协同效应)产生正常运动行为,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皮质区损害会破坏模块的激活过程,从而导致异常运动模式。

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手段,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增多。脑机接口设备,一般是结合脑电帽和外骨骼康复手两个核心部件组成。

脑电帽主要用于采集患者运动体感区的脑电波信号,进而能够通过一定的算法,解析患者的运动意图。外骨骼康复手则用于辅助患者进行手部的抓握训练,整个训练均由患者自主意识控制。

简言之,脑机接口技术康复训练实现了由被动康复向主动康复的转变,有利于促进患者大脑的神经功能重塑,对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潜在意义,临床研究证明脑机接口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。

法三:家属一手握住患者大拇指,其余四指牵拉大鱼际,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四指,手指伸直并使腕关节背伸,牵伸5~8秒。牵拉的力度应缓慢进行,当遇到较大抵抗时,可保持停留,待抵抗减小时再继续进行。

参考文献

合作/转载请与后台联系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这是有史以来最“虐狗”的一份书单了
HTML基础:8个常见表单元素的详解